2009年6月11日 星期四

可持續發展概念(孫寶麗)

 可持續發展的其中一個原則是指既能滿足我們現今的發展的同時,又不影響子孫後代。
 而我在“農場狂想曲2”這遊戲當中,亦學了不少可持續發展的方法,令到農場無論在農作物,賺錢和所投放的資源方面,亦得到很大的進步空間,從而令到農場更加龐大、興盛…..
 首先,在種植農作物方面,農夫可向估值價格推理員查詢當時的價格趨勢的情況。如果是適合當時時節耕作的,農夫便可因應情況購買大量種子,例如小麥、番茄…..按它所需的養份作出灌溉。從而種植出高質素的農作物而賺取可觀的價錢,當它價格下降時,農夫便要慎重考慮當時的因素與情況,才可購買所需用品,以免損失慘重,令自己百上加斤。
 在賺錢計劃方面,農夫可飼養些禽畜來協助生產。如雞、羊、豬,牠們所生產的製品,所賺取的利潤亦非常高。比喻為小雞,農夫購買一隻小雞約50元,而豬和羊價格較小雞為高。牠們所生產的雞蛋、牛奶、和羊毛亦可售出可觀的價錢,從而令到自己的資金更加強大。
 在投放資源方面,把自己認為有把握的資源投方在那件事上,亦可令其資金增加。其實,除了以上因素重要外,在選擇地方耕作亦非常重要,因為每個地方的氣候、溫度和濕度亦不同,其偏差亦非常大,所以農夫必須在土地肥沃和溫和的天氣下耕作,才可種植出有良的農作物。
 我建議農夫可嘗試種植“有機農作物”,雖然平均成品上升,但可靠賺取的金額來彌保該筆款項。它既健康又有益,適合各階層人仕食用。
 另外,我建議政府可在經濟、社會和環境方面提供一些援助,令到他們減低所承受的壓力。
 在經濟方面,政府可資助他們發展農業。例如:提供所需的種子和增設更多的設施,如自動灑水器及可以以便宜的價錢售賣肥料給他們,令到他們所資出的費用亦較小。
 在社會方面,政府可設立些機構協助他們有足夠的渠道,發表個人意見,令到大家明白對方的感受。
 在環境方面,避免開發過多的土地,令到土地的面積減少,從而增加他們失業的機會。而且開發土地會造成嚴重的破壞和影響,大大損害子孫後代的利益。
 最後,以上便是可以令到農場成為可持續發展的方法和目的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